中医针灸穴位,经络,治疗,满满干货,值得

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注:1、代表十二经脉。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1)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2)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3)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

4)隐大都,李太白,上丘,隐山林。隐大都,李太白,商丘,阴山陵。(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5)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6)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7)止痛,速捆胃。至通,束昆委。(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8)涌泉,浪太稀,留阴谷。涌泉,然太溪,溜阴谷。(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护。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护。(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10)心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心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

11)乔大侠降临,辅杨林。窍大侠降临,辅阳陵。(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12)拿大盾,行山间,冲锋,去泉边。拿大敦,行山间,冲封,曲泉边。(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上下对应而效用神奇的穴位

当您不小心崴足了,可通过敷中药理疗等方式治疗,这时疼痛处是不能按摩的,但可按摩另一只脚对应的疼痛处来缓解疼痛(即左病右治),也可根据人体对应穴位在手部按摩(上病下治)

人体的上下对应穴位及功能:

1、百会——涌泉:

主治神经系统疾病,如厥逆,卒中,休克等,或针或灸,一补一泻,有良效。

2、合谷——太冲:

主治筋脉拘急,痉挛,抽搐,口噤以及头疼,牙疼,疝痛,无汗等症。太冲:见下图。

3、肩隅——环跳:

凡肢体(四肢所发生的一部或半侧)痉挛疼痛,麻痹等,用之皆效。

大肠经上的肩隅穴(位于臂外侧三角肌上。取穴: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4、尺泽——委中:

凡瘀血阻络,栓塞或时疫吐泻,中毒等,取二穴青筋放血即可。

肺经上的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侧凹陷处;

5、人中--风府:

主治卒然口噤,昏迷不语或癫狂歌哭,精神失常等疾。

风府穴位于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

6、少商——隐白:

主治出血癫狂等疾。

少商穴位于人体的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隐白穴位于足大拇趾内侧,距趾甲角1分处;

7、天枢——足三里:

可调治消化道诸疾,如腹疼腹胀,消化不良,泻泄,痢疾等。

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和肚脐平行往外两寸;

8、胃俞——梁门:

主治胃脘疼痛,痞满,呃逆,呕吐等胃部疾患。

膀胱经上的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后腰处),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梁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9、肺俞——俞府:

主治咳嗽,哮喘,咳血等肺部疾患。

膀胱经上的肺俞在风门下一寸处;肾经上的俞府穴。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10、命门——关元:

主治一切虚脱,宜灸。

11、中脘——至阳:

主治一切脾胃疾病。

至阳穴位于两肩胛骨下缘连线的中点。与两乳中点的膻中穴相对;

12、公孙——内关:

主治心腹胃痛,呕吐,痞满,心悸,怔忡,等疾病。

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3、后溪——申脉:

主治头面颈项诸疾以及目肿,喉痛,盗汗,癫狂等。

后溪穴: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

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主治病症:申脉穴的主治病症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增进耐性的指压法等。

14、临泣——外关:

主治手足麻痹,头风,面肌痉挛抽掣,牙痛,耳聋以及肝胆相火引发之肋痛等。

膀胱经上的临泣穴:位于人体足背外侧,第4、5跖骨底结合的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的凹陷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15、列缺——照海:

主治疝气,痔疮,便血,小便淋漓不畅,以及牙痛,咳血等。

16、三阴交——间使:

治疗恶寒发热,疟疾,腹痛,便秘,男女生殖器疾病以及妇人月经诸病。

间使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

17、绝骨(悬钟)——支沟:

主治热结便秘,腹胀,肋痛和胆结石症等。

绝骨穴在外踝高点上3寸,当腓骨后缘。支沟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上三寸处。

18、曲池——阳陵泉:

主治四肢疼痛,麻痹,瘫痪。

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横纹尽处。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

胆经上的阳陵泉:身体坐直,在腿弯处小腿外侧上方有一突出的骨尖(术语叫腓骨),就在骨尖的前下方凹陷处。主治疾病为: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年6月培训班安排新中医望诊特色诊疗暨新四诊(点击查询详情)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点击查询详情)减肥美容无痕线雕精品专题班通知。(点击查询详情)微创穴位埋线技术综合班暨微创穴位埋线治百病学习班。(点击查询详情)全国微创穴位埋线精准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中式埋线微整形及减肥美容+腹八卦整体调理技术精品班”(点击查询详情)全国第九十三届新型膏药、液体膏药培训班(点击查询详情)

董宝强教授四维一体疗法临床实用技术特训班(点击查询详情)

筋膜学-宫氏脑针-软外整合医学高级研修班(点击查询详情)

中医小儿推拿保健师培训班(点击查询详情)

崔老师手机:

(报名联系电话、可短信、







































李卓胥
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ianai.com/xxxh/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