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桐城市围绕实施“生态美市”战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1至6月份,我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5%,每立方米PM2.5浓度为28微克,在全省59个县(市)中排名第9位。地表水质量稳定达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未发生重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
污染防治不松劲。我市持续推进重点工程扬尘治理,落实全域全时段秸秆禁烧,加强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微环境”管理;完成9家15座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支持4家企业新上RTO废气治理设施;完成3座污水处理厂环保验收、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初步核查,启动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推进10个电镀企业搬迁后遗留土壤详查工作,开展包装印刷、医药化工、机械加工、医疗、集中焚烧等行业企业危废大检查,大气、水、土壤控污、治污呈现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问题整改不含糊。我市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整改工作完成率达79%。年度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51个信访件已完成整改、验收49个。“绿盾”专项行动安庆市“回头看”反馈的15个问题点位已销号14个,剩余1个正在整改。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处置各类环境信访投诉余起。
绿色创建不留白。我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林长制改革,持续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绿色长廊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全域推进村庄田园化、庭院花园化、社区园林化、城镇森林化,“省级森林村庄”目前增至78个,城乡人居环境日益优化,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撰稿人:杨贤俊审稿人:陈胜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