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外地企业进行咨询,表达落户意愿,我们通过召开项目评审会,做出要不要继续接洽的决定。”东至经开区投资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月约有十多个项目,由于不符合要求而被挡在园区门外。
近几年来,东至经开区招“大”引“强”,不断抬高主导产业类项目的准入门槛,积极承接长三角优质化工产业转移项目,新引进项目技术含量高、投资数额大、建设落地快,进一步擦亮了经开区“金字招牌”。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优质项目壮大了经开区的主导产业,也垒起了一个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01
聚焦亿:优质项目“压茬”推进
年初,县委书记李明月描绘了一幅蓝图——在“二次创业”的浪潮中,东至经开区要打好头阵,大力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加快形成化工新材料产业和医药产业亿级产业集群,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综合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现代化工园区。
“经开区坚持抓招商、抓项目、抓转型不松劲,制定了招商路线图和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建立了重大项目落地审查制度,重点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求差、找点、补链’,成效显著。”东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洪河说,目前,经开区项目建设呈现出了“压茬”推进的良好态势。
年,东至经开区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15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增入园企业8家,均属化工新材料产业。
步入年,经开区招商项目签约、重大项目开工、建成项目投产更是“好戏连台”,让人目不暇接。
2月28日,元宵节刚过,经开区就举行了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0.35亿元,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个。
“这些开工建设的项目,涉及化工新材料和医药等领域,高度契合我们的产业发展定位。”徐洪河说,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新增销售收入55.83亿元,新增税收4.18亿元。
仅仅一个月后,3月28日,东至县再次举行一季度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投产动员会,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93.7亿元。其中,广东省清远市某客商与经开区签约的石墨烯项目,一期投资25亿元,总投资将达50.8亿元,开创了经开区单个项目投资额度之最。
“经开区实行落户项目亩均投入产出约束制度,项目招商注重抓大、培优、强链。”徐洪河说,园区做为一个产业平台,越是往高端方向走,品牌的磁场效应就越明显,就越能吸引来体量大的优质项目。
02
强链补链:项目集聚“厚植”主导产业
“十三五”以来,东至经开区引进博纳化学、泰福制药、德川化学等重大招商项目68个,其中长三角优质项目49个。在新材料项目中,产品谱系涉及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高端粘合剂、高端环保树脂和航天涂料等“高精尖”产品。
“目前,一些新材料和新医药领域内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处于较高的层级。”经开区管委会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王仲彪说:“通过优质项目的不断集聚,达到强链补链扩链的目的,进一步打造了经开区完整产业链和高价值链。”
从纵向上看,引进优质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做强产业链条,经开区已经捧回了不少“金娃娃”。
年入驻经开区的安徽龙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产品五氧化二磷,正是一家在谈企业所需的重要原材料。“双方互补性极强,很好地体现了强链补链延链原则。”王仲彪说,为了进行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果,目前双正在洽谈股份收购事宜。
03
类似产业强链的经典个例
不胜枚举
东淮的总部位于江苏淮安,出于扩大产能的需要,总部到处寻觅新的园区,最终东至经开区的产业定位、投资环境和交通区位等因素吸引了该企业,并于年7月签约落户经开区。
东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产品为阻燃剂,生产工艺水平高,产品主要用于芯片表面涂层,是中国华为的上游配套企业。“经开区的周边有安庆石化、铜陵石化,能够让我们很便捷地获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该企业负责人说,“我们将陆续把淮安的产能迁到东至经开区。”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不断集聚,以及入园与技改项目强链补链的叠加效益,东至经开区正在被打造成为现代化工业的一个“产业高地”。
04
保障要素:全力促成项目“三早”
在“项目为王”理念驱动下,东至经开区建立了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无缝对接”的服务链条,力求做到项目建设“零障碍”、项目服务“零距离”,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安徽恒光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同时生产聚氨酯五大高新材料及原料的生产厂家,该企业年产2.8万吨聚氨脂高新材料及年产10万套高铁及飞机座椅的项目,占地78亩,总投资5亿元,于年9月开工建设。
日前,在恒光项目的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冒雨施工,巨大的吊臂往返回旋,7座厂房的主体建筑即将完工。
“经开区领导十分关心我们的工程进度,让工程进展的非常顺畅。”该项目负责人李强说。“我们计划9月投产,项目建设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68亿元,新增税金2万元。”
“让项目尽快落地、尽早开工,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王仲彪说,经开区以项目落地达产达效为导向,加快推进新落户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招商项目土地要素保障,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到位。
东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年7月签约后,经开区主动对接,从项目立项、环评、安评、节能审查、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等,以及用水用电的接通,仅用半年时间,就完结了所有程序以及基础设施的“七通一平”。东淮已于今年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再一次展现了经开区项目建设“东至速度”的魅力。
徐洪河对记者说,我们将充分发扬“治水精神”,形成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梯次推进的格局。
推荐阅读●东至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央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向安徽转办第六批信访件88件●公告!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汪崇峰
编辑:宋玉主编:赵传群监制:徐玉松
东至县融媒体中心媒体矩阵
如果在看,请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