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花园
(四川)张秀英
张秀英
富顺县散文学会员。保护健康,延长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路上,不忘诗与远方。
(张秀英提供)
生长在农村,自小就喜欢花花草草。田埂上盛开的胡豆花,豌豆花,麦子花,萝卜花都会让我流连忘返。低下头用鼻子闻闻它们的香味,让手指碰碰它们柔软的花瓣,甚至用嘴吸出油菜花里蜜蜂残留的蜜,这一切多么美好快乐。田壁上、山坡边,鱼鳅串的花像一把把紫色的小伞摇摆在风里,蝴蝶在细兔草乳白色的花蕊上跳舞,隐藏在麦苗从中的响响草开着星星一样的碎花。这里随处是花,和着葱绿的草木,清澈的水田以及远处的青山,大自然就是一座天然的花园。
常常在割完兔草或猪草的空隙,摘一把野花带回家,有时是细兔草的花,有时是蒲公英的花,可以是高良姜的花,也可以是红苕花。将花们插进带水的玻璃瓶,放在饭桌上,做一会作业,嗅一下花花,有花的日子多么开心。
有一次,走村入户帮别人做衣裳的爸爸带回一把花种。我雀跃着扛上锄头,跑到屋后的空地,模仿大人的样子,深挖细垦,再在土边围一圈石块,一个属于我的小花园出世了。浇水、播种,再撒上一层细沙,花种在土里休眠,一群小孩在园边翘盼。不知等了多少日夜,土里开始冒出小芽,于是小心地浇水,一次次守候,一次次观望,直到一朵一朵花花争相绽放,指甲花、鸡冠花、牵牛花让花园里热闹起来。指甲花的汁液染红一只只手指甲脚指甲,鸡冠花前笑声吵闹声飞上蓝天,笑红太阳的脸。
有花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冬天来了,花园也渐渐开始沉寂,直到春天归来。冬去春来,一天天长大,我离我的小花园愈来愈远。
现在我已有我的小家,心里常常想起童年里的那个小花园。现在的家没有阳台,就利用窗外的护栏,在花钵里种一些花,想着找回那远去的小花园与难忘的小时光。
窗外的花园不大,约两米长、80厘米宽,分布在客厅和卧室窗外一共两个。盛花的器具各式各样,有特意买的陶瓷花钵,有废弃的铁锅、奶粉罐、塑料桶等。昙花、茉莉、月季、朱顶红、扶桑、、吊兰、文竹、铁树、多肉、木槿花、牵牛花、仙人掌等分列其间。
铁树在花园里的时间最长,大约是年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事送的,年7月随我们入住新家。早出晚归忙于生计,常常忘记给它浇水,有一段时间叶子全部掉光,以为它会死去。我满心不舍,开始每天到它面前报一次到,浇一点水。这样过了一周,终于有一天它用嫩绿的叶芽欢迎我,看来植物也是有感情的,也会与人心灵相通
昙花来到花园的日子也不短。记得是年朋友送了一片昙花叶,我将它植入花钵,想起时浇点水,忘了就渴着。不卑不亢的昙花生命力相当顽强,不经意间,它已亭亭玉立,茂密的叶片覆盖整个窗台,饱满丰润的绿色枝干似一把把利剑,昂头刺向天空。去年,担心长得过于繁茂的昙花头重脚轻,被狂风卷下窗台造成高空坠物事件,我狠心剪下它的头发,只留一支细丫。对不起,陪我九年的朋友;对不起,曾经让我秉烛观赏的圣洁的昙花。
木槿花是今年春天在小区里折来插在花钵里的,当天给它浇一次水后,就没怎么管。过几天发现枝干的叶苞开始变绿,慢慢地长出几片新叶,它从冬天里苏醒过来了!插这几株木槿花源于童年情结。童年的家在一个小山上,那里长满桉树、青杠、牛儿竹、茨竹、泡桐、香樟,还有满山的良姜花、灰灰菜、马齿苋以及粉红的木槿花。记得上世纪几十年代,爷爷奶奶最爱做的一道菜就是素炒虎皮海椒木槿花。青色的灯笼海椒用火烤过,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盛开的粉红木槿花刚刚摘下,和着烤好的虎皮海椒与少许已煎热的菜油在锅里翻炒数次,一盘粉红油绿相间的虎皮海椒炒花就可以出锅了。在粮食紧张的年代,它们足以安慰一个个饥肠辘辘的肠胃,让人间充满烟火气息,给童年留下刻骨的记忆。木槿花带着我的记忆,在花盆里长得不亦乐乎,用七月盛开的花朵抚慰那段铭心的往事。
牵牛花是去年12医院途中,一段爬满牵牛花藤蔓的围墙上收获的,今年春天被我撒入花盆。如果说年是新冠肺炎病毒年,那么年可以说是新冠肺炎疫苗年。苗苗苗,你苗了吗,成为今年最流行的问候语。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每天除了忙于日常工作,还要应对多地散发疫情的现状以及完成全民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任务,我一度忽略了花园里那些等待我的小小生命。
今早,闷热的空气让我突然想起,好久没有给我的小朋友们浇水了!端上一盆清水,一棵一棵慢慢浇洒。很庆幸,我的小朋友们依旧生机盎然,静悄悄陪着我度过繁忙的日子。扶桑裂开火红的小嘴,四朵白底粉紫的牵牛小花在风里欢快地唱着舞着,茉莉的馨香透过窗户轻轻飘进屋内。
每当混迹水泥森林,目光越过茫茫人海,我喜欢循着一户户窗口望过去,看哪家的窗外有花园,哪家的花园有什么好看的花。在众多的水泥森林里,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花园,不管怎样,我还是觉得自家窗外的花园最美。
年8月22日
(成建栋)
忘川流觞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