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安徽十四五印发阜阳未来5年发展要

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c/140106/4322698.html
近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对外发布。全省未来5年的总体发展方向基本确定,其中多处篇幅涉及阜阳发展。也说明阜阳未来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下面我们来看看阜阳未来5年的发展重点!十四五规划中分别通过了科技、产业、交通等方面提到了阜阳未来的发展方向,也给阜阳的实力提升带来巨大帮助。

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实验室为内核、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基石、以合肥滨湖科学城为载体、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外延、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为网络,加快打造“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升级版,系统化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科技强省、创新安徽。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争创国家级集群。高水平规划建设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合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淮北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亳州现代中药,宿州云计算,蚌埠硅基新材料,阜阳现代医药,淮南大数据,滁州智能家电,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马鞍山高端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芜湖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宣城核心基础零部件,铜陵铜基新材料,池州半导体,安庆化工新材料,黄山文化旅游等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集聚发展为路径,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加快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融会观通”服务业重点工程

现代金融。鼓励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实施合肥滨湖金融小镇、蚌埠长安保险总部基地等项目。

会展经济。推动展览、交易、会议、节庆等融合发展,探索“会展+优势产业”“会展+文化旅游”等新发展模式。支持合肥、芜湖、蚌埠、安庆、黄山等市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文旅观光。推动旅游服务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实施合柴文创园、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芜湖荆山文旅城、马鞍山长江东岸文旅开发、大运河文化带通济渠(濉溪段)、蚌埠“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大别山主峰度假区等项目。

商贸流通。引导流通企业加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商贸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实施芜湖(京东)航空货运枢纽港、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阜阳北铁路物流基地、蚌埠智慧物流小镇等项目。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完善流通设施网络。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提升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通达能力,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升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做大做强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再创建若干国家物流枢纽。打造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构建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和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

加快打造交通强省

建设“翅膀上的安徽”。以优化提升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为重点,完善运输机场布局,提升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密国际国内航线,培育航空运输市场,推动机场集群化发展。实施合肥新桥、阜阳等机场改扩建,开工建设亳州、蚌埠等机场,加速构建“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

提升综合枢纽功能。优化枢纽空间节点布局,强化枢纽一体化服务功能,提高交通运输组合效率。加强以合肥为中心,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为支撑,其他各市为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实现枢纽城市与干线网络一体化衔接。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推进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加快完善合肥都市圈常态化协同机制,引导圈内城市调整优化功能定位,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鼓励省内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加快组群发展,促进合六、合淮、芜马、芜宣、铜池、淮(南)蚌、淮(北)宿一体化。依法稳妥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有序推进“县改区”“县改市”。

加快构建多中心城市发展格局。支持合肥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加快“五高地一示范”建设,高标准推进滨湖新区建设,全面提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功能,加快建成国际化新兴特大城市。支持蚌埠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世界级硅基生物基制造业基地;

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苏浙皖创新优势,以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推动原始创新,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共创”推动技术创新,以沪通、宁苏锡、杭甬、合芜蚌“多组团联创”推动产业创新,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基地,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到年,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积极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聚焦“科创+产业”,支持合肥、芜湖、宣城深化与沪苏浙相关城市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蚌埠、淮南、马鞍山、铜陵等有条件的市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联盟和合作园区建设,建成产业发展的先进走廊、改革创新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的先行走廊。

加快构建多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支持合肥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加快“五高地一示范”建设,高标准推进滨湖新区建设,全面提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功能,加快建成国际化新兴特大城市。支持芜湖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四个名城”建设,高标准推进江北新区和航空新城建设,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建成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安庆打造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绿色安全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支持阜阳打造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支持蚌埠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世界级硅基生物基制造业基地;支持黄山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城市、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城市。推进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支持马鞍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智造名城;支持铜陵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示范城市、国际铜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支持滁州打造全国重要智能家电、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基地;支持池州建设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打造长三角重要山水生态城市;支持宣城打造承接东部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基地、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支持亳州打造全国重要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养生文化旅游基地;支持宿州建设长三角区域重要数字经济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支持六安打造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支持淮北打造国家航空材料生产基地、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支持淮南打造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煤基产业生态示范基地、全省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制定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支持各城市按照功能定位完善规划建设。支持资源环境承载力强、产城融合良好的城市谋划设立省级新区、郊区新城。

高质量推动各设区市与沪苏浙相关市(区)共建合作支持合肥、黄山与杭州,淮北、宿州与徐州,亳州与衢州,蚌埠与苏州,阜阳与上海徐汇,淮南与上海闵行,滁州、芜湖与南京,六安与上海松江,池州与上海长宁,铜陵与常州等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支持马鞍山与南京加快对接,推进跨界示范区建设,推动各设区市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及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都市圈,共同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高水平推动各市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市城区对口合作持续深化合肥包河区与杭州余杭区,淮北相山区与上海嘉定江桥镇,宿州埇桥区与徐州铜山区,阜阳颍泉区、颍州区与上海松江石湖荡镇,阜阳颍东区与上海松江车墩镇,淮南田家庵区与常州天宁区,宣城宣州区与南京高淳区,黄山徽州区、黄山区与杭州萧山区、富阳区等对口合作,支持各市城区通过多种灵活方式,与沪苏浙相关市城区开展全面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建格局。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阜阳土拍“炸裂”!老瑶海、城南地块全部触顶!

●一重大项目奠基!颍东未来或将高攀不起!

●土拍限价破万元/亩指日可待!十余家楼盘连夜涨价、封盘……

●开涨!阜阳四月二手房跌幅榜出炉!第一名均价+元/㎡…

●城南新区领涨全市,经开区房价暴跌,阜阳楼市格局巨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ianai.com/xxjs/8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