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与科技商学智库简报第2期

国家创新与科技商学

智库简报

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

—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2期年5月

01

技术转移与科技政策导览

1.1

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5个文件。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聚焦“四个面向”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逐步确立,激励创新的环境正在形成,带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同时,分类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

1.2

六部门: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

4月1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以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称,到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到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

1.3

发改委、商务部:支持高校在海南进行成果转化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发改体改〔〕号)。《意见》提出,鼓励高校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由教育部、科技部牵头,支持海南在陵水国际教育先行区等区域设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计算机及大数据成果转化基地,鼓励科研人员在海南创业、兼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鼓励高校参与符合国家战略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促进成果转化。

1.4

发改委、科技部: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号)。《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技术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全面创新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构建高效运行的科研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包容审慎监管新产业新业态。《通知》指出,各地应根据上述重点改革任务,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谋划个性化的改革举措,解决制约创新的痛点堵点问题。

1.5

国新办:《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发布

4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报告》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展现了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四大主要成效。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持之以恒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已获得国际社会肯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第14位,是进入前30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

1.6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在上海揭牌

4月22日,由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以下简称“院士成果转化中心”)在上海嘉定揭牌。上海与中国工程院发挥双方优势,深化合作、汇聚资源,联合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打造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合作平台,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1.7

上海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工作方案发布

为提升上海高校院所专利转化实施效益,促进上海专利技术成果更多惠及中小企业发展,年4月20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工作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上海市将通过摸清专利底数、开展供需对接、强化金融服务、完善运营机制、夯实工作基础等系列举措,实现上海专利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的扩围提级,破解长期制约上海专利转化工作的瓶颈障碍,打造助力上海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

02

“双一流”高校科创动态

2.1

北京大学:与海南省政府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4月13日,北大与海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北京大学人才、教育、科技等优势和海南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发挥战略支点作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推海南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助力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

根据协议,海南省政府与北京大学将在国际教育、基础教育、引才荐才、高端智库建设、科技合作及产业化等方面,以及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

2.2

同济大学:与百度携手人工智能领域合作

4月14日,同济大学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人工智能、智慧交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同开展高质量科研攻关,力争取得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变革,并共同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

2.3

浙江大学:与安庆市共建未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4月22日,浙江大学与安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将共建浙江大学安庆未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双方将以研究中心为核心,围绕环保产业、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数字产业等方向,重点开展技术转化、产业孵化和人才交流等合作,服务安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支撑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样板区,推动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浙大友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友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安庆市筑梦新区、安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共建安庆数字经济产业园协议,为研究中心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平台。

2.4

华东师大:与上海市普陀区聚力推动区校融合发展

4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普陀区政府就进一步深化区校融合发展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等区校领导出席仪式。区校双方将进一步加快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着力推进环华东师大校区和周边地区建设,充分发挥华东师大教育优势资源的溢出效应,聚力打造环华东师大智能教育科创聚集带。新一轮合作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5

华东师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紫竹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4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紫竹基地揭牌仪式暨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产教融合与创新教育论坛在上海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举行。

由华东师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华东师大-海法大学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合作共建的华东师大科技园紫竹基地,定位生命科学和智能教育产业,依托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和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以及脑科学、软件工程等智能化研究成果,吸引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发展,实际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育实践。

03

国际高校科创资讯

3.1

密歇根大学:与福特汽车公司联合启用新机器人实验大楼

3月17日,密歇根大学福特汽车公司机器人大楼(UniversityofMichigan’sFordMotorCompanyRoboticsBuilding)将作为密歇根大学机器人学院(U-MRoboticsInstitute)的新地址正式启用。大楼楼高四层,占地13.4万平方英尺,耗资万美金。

密歇根大学机器人学院的目标是发展以人为中心的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现人机互动、自由移动,扩展人体和人类认知过程。福特团队相信与学术界的合作将有效缩短科研实验应用于实践的时间,从而释放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力。

3.2

卡内基梅隆大学: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探索卡塔尔水域环境

4月,卡耐基梅隆大学卡塔尔分校(CarnegieMellonUniversityinQatar,“CMU-Q”)的海洋环境监测水上/空中机器人团队(TeamsofAquatic/AerialRobotsforMarineEnvironmentMonitoring,“TARMEM”)使用人工智能和自主海洋机器人舰队来更好地探索卡塔尔周围的海洋环境。该项目所获取的数据如水深、水质和盐度等海域环境信息,对于卡塔尔这样的能源生产大国用于平衡近海石油和天然气作业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研究海洋环境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3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拜耳再签5年眼科合作协议

5月7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在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年度会议中宣布将继续与德国拜耳集团(Bayer)进行新一轮眼科战略合作,新合作将继续至年。新协议将再次为约翰·霍普金斯·威尔默眼科研究所(JohnsHopkinsWilmerEye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提供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在治疗眼疾和开发眼科药物的同时,与拜耳公司共享研究成果。

3.4

加州大学:开发出可重复利用的超级海水淡化膜

4月16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的化学家在《科学》(Science)发表文章,称发现了一种简化去除有毒金属的方法。不仅能在海水脱盐过程中有效去除汞和硼等有毒金属,过滤出淡水,而且还能同时捕获有价值的金属,如黄金等。

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含有纳米粒子的柔性聚合物薄膜,在水中和高温下非常稳定并且能够重复使用。这种“离子捕获电渗析”(Ion-captureElectrodialysis)技术,将来可去除其他类型的有毒化学物质,如核电站废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5

宾夕法尼亚大学:印度长胡椒的植物素或可治疗脑癌

4月21日,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SchoolofMedicineattheUniversityofPennsylvania)的研究人员在本月的《美国化学会中央科学》(ACSCentralScience)发表文章,称在印度长胡椒植物((Piperlongum)中发现了一种化合物-荜茇酰胺(Piperlongumine)在动物实验中的作用方式,并证实了其对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最难治疗的脑癌之一)具有很强的活性。

3.6

美国西北大学:胡须可模拟哺乳动物的神秘触觉

4月1日,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在《PLoS计算生物学》(PLoSComputationalBiology)杂志发布文章称,开发了第一个毛囊内须的机械模拟。通过将他们的新模型与新的解剖学观察相结合,研究人员发现,当胡须接触一个物体时,它们在毛囊内形成一个"S"形的弯曲。通过弯曲成这种"S"形,胡须推动或拉动传感器细胞,然后将触摸信号发送到大脑。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胡须如何激活不同的感觉细胞,以影响哪些信号被发送到大脑,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触摸。

3.7

哈佛大学:电动汽车电池的突破

5月12日,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HarvardJohnA.PaulsonSchoolofEngineeringandAppliedScience)材料科学副教授(AssociateProfessorofMaterialsScience)李鑫(XinLi)与其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发表文章称,设计出了一种稳定的锂金属固态电池,采用了高电流密度设计,并与一种商用高能量密度阴极材料相配,实现充放电至少一万次。

04

以色列创新专题

4.1

以色列投资万美元搭建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年初,以色列宣布将投资约万美元搭建第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加快其迈入全球量子军备竞赛行列步伐。此投资为以色列所规划的在六年内利用3.8亿美元发展量子专业知识倡议的一部分,大部分资金将基于现有预算和先前为学术机构分配的资金。为促进这一专案,以色列政府牵头高等教育理事会、以色列创新局、科学部、国防部和财政部主导成立了以色列国家量子协议(IsraelNationalQuantumInitiative,INQI)。

4.2

以色列四城市入选新一轮哈齐拉创新计划

2月23日,以色列内政部与佩雷斯和平与创新中心(PeresCenterforPeaceandInnovation)宣布埃拉特、内坦亚、贝特·谢姆斯及萨赫宁入选哈齐拉创新计划(HaziraInnovationProgram)城市。每个入选城市将招募市政局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项目团队,接受哈齐拉计划提供的培训,并进行为期两年的深入创新进程,解决当前其城市或社区所面临的三个急迫性挑战。

4.3

以色列宣布国际空间站实验项目入选名单

5月5日,由以色列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成员组成,以色列航天工业专家、IAI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创新系统导弹部门负责人英巴尔·克莱斯(InbalKreiss)领导的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宣布入选拉蒙基金(RamonFoundation)和以色列科学技术部瑞基亚(RAKIA)项目中公理一号任务(Axiom-1mission)的44个实验项目名单。

该项目名单囊括了以色列科技研究的众多方面,包括辐射、基因组学、免疫学、神经功能、量子通信、天体物理学、农业技术、通讯工程、光学、眼科学、医疗设备和疾病研究等。

4.4

希伯来大学:新方法解决“三体问题”

4月12日,由希伯来大学拉卡物理研究所(TheRacahInstituteofPhysics)的巴拉克·科尔(BarakKol)教授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使“三体问题”这一始于牛顿的科学之旅递进了一步,触及了科学预测的极限以及混沌在其中的作用。它能够精确预测三个物体中的每一个逃离系统的概率。

这项研究将影响到解决各种天体物理问题和理解力学中的一整类问题。在天体物理学中,它可以应用于产生成对致密体的机制,这些致密体是引力波的来源,也可以加深对星团内部动力学的理解。在力学中,三体问题是各种混沌问题的原型,因此三体问题的进展很可能反映在这一重要类别的其他问题上。

4.5

特拉维夫大学:研究证明生物治疗是抗生素的合适替代品

2月23日,在特拉维夫大学萨克勒医学院(TAUSacklerFacultyofMedicine)的娜塔莉亚·费拉德(NataliaFreund)博士和博士生阿维亚·沃森(AviaWatson)领导的一项开创性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生物抗生素”,并证明人类抗体可以替代传统的化学抗生素。这项研究是与美国和中国的实验室合作进行的,并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

在这项研究取得成功之后,费拉德博士的实验室目前正在探索将抗生素的“生物”替代品推广到包括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这项研究的示范案例将扩展我们未来的工作,包括肺炎和葡萄球菌感染等疾病”,费拉德博士表示。

4.6

以色列理工学院:三个实验将被送上太空

5月5日,由拉蒙基金会(TheRamonFoundation)和以色列科技部(TheIsraeliMinistryofScienceandTechnology)指定的一个科学技术委员会精心挑选三个以色列理工学院项目将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测试,作为拉蒙基金会和以色列科技部“拉基亚任务”(RakiaMission)的一部分。艾坦·斯蒂培(EytanStibbe)计划于年初飞往国际空间站(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

4.7

以色列理工学院:美国参数技术公司建立研发中心

5月3日,美国软件巨头——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TechnologyCorporation,PTC公司)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PTC将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并向以色列理工在海法的主校区投资万新谢克尔(万美元),双方将共同研究和升级先进制造技术相关教学。

向上滑动

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

SHANGHAIINTERNATIONALSCHOOL

OFCHIEFTECHNOLOGYOFFICER

"通过人和技术的双重转化

实现科技的社会价值"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ianai.com/xxjs/8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