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诊疗对患者的治愈作用显著,从临床看,中医药早期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中医药在此次战“疫”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忆勤接受了《上海科技报》记者的采访,她从调节免疫力等角度解读了中医药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意义和作用。
记者:新冠肺炎病毒是如何入侵我们人体的?
王忆勤: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式,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它就能利用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能力,根据自身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繁殖出一代又一代新的病毒。
记者:中医药对防治新冠肺炎具有怎样的意义?
王忆勤:中医治疗瘟疫有二千余年的历史。钟南山院士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谈到,研究中发现,在实验室发现西药在细胞水平对新冠病毒有效,但西药真正进入人体有个过程。中药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后,显示能减少病毒进入细胞,减轻炎症症状,这可以给中药使用提供一些证据。中央指导组成员余艳红也声明,中西医结合对轻重症患者疗效与纯西医治疗相比均有提升,其中例轻症患者的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降低27.4%;而重症患者的住院天数、核酸转阴天数平均缩短2天以上,血氧饱和度、淋巴细胞百分比等指标明显改善。可见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具有独到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记者:通过中医药调节免疫力对防治新冠肺炎有何作用?
王忆勤:免疫力是指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在祖国医学理论中,“免疫力”即中医所认为的“正气”,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我们维护正气的根基。
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90%以上的患者都是采用了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提高免疫力等综合的一系列的诊疗手段,来加速患者的痊愈。可见,除对症治疗以外,提高患者免疫力已成为抗击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药在新冠疫情的防治工作中作用显著。病毒是不容易杀死的,而对中医而言,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在增强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同时,又能避免过度炎症反应带来的器官损伤,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使得患者平稳度过感染的阶段,避免转为危重症而达到痊愈的最终结果。
记者:中西医结合打出“组合拳”是否对新冠肺炎治疗更有效?
王忆勤: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是重要的手段。中医理论及方法与西医疫苗的直接抗病毒、细菌不同,中医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使免疫亢进得以抑制,免疫抑制得以提高。正如张伯礼院士所说,中医药不仅仅针对病毒,更注重调节患者的身体功能,通过加强免疫力使机体更有利于战胜病毒。
现代医学讲求的是有效、优效;而中医相对温和,一些中药既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又能使其不过分亢奋。两者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就能发挥1+12的作用。
记者:疫情期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该怎么办?
王忆勤:在这段非常时期,许多患者谈发热或咳嗽色变,大可不必。有上呼吸道症状不一定就是新冠肺炎,呼吸道炎症,如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化脓,淋巴结炎症都可能引起发热,还有些也可能是无症状的功能性发烧,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可去发热门诊就医。如果没有发热症状,更不用焦虑,可以尝试去中医门诊就医,用中医药对症干预,这样不占用发热门诊医疗资源。而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慢阻肺等,我会通过 王忆勤,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诊断学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四诊信息化实验室”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健康辨识与评估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中医诊断客观化、标准化研究以及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新药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子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2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中医四诊大数据的冠心病风险评估与预测模型研究”等项目。主持发布ISO/TR-5中医舌象颜色获取与表示方法的国际标准1项。发表科研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获专利及著作权15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6部,主编临床及科研专著7部,副主编教材及专著3部。获各级别科技奖6项,其中主持“宣肺平喘法治疗哮喘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分别获年、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年获上海市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五下午(每月第二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特诊部(东方路号)
周四全天:医院(外马路号)
周六全天(隔周):荣庆堂门诊部(靖宇中路70号预约电话)可用医保
周日上午:医院名医特诊部(青海路44号62536,限80号)
周日下午(13:30-6:00):固生堂门诊部(吴中路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